通过阅读钱学森爱国精神这个故事,你都感受到了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钱学森爱国精神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钱学森爱国精神读后感篇一
爱国就是对祖国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前赴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但是,爱国精神不仅仅在战场上体现,还可以在许多方面看出。
199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向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地方。他屈指一算,已经航行了十五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自己脚下的是火箭的仓壁,他就是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当听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希望早日回到祖国。
在美国,钱学森什么都有了,金钱、地位、和名誉,他还是果断放弃了,他准备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他不怕困难,想让祖国科技越来越发达,强大起来。而他要回国时,却被美国当局无辜迫-害。然而,他会到祖国的决心一丝没有动遥
我觉得钱学森有三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点是他在那时候,事业已经成功了,但是钱学森,毅然放弃了所有。第二点是他不怕条件差,这没有击败他的决心,反而是他更加勤勉、努力去报效祖国。第三点是,他遇到麻烦于挫折,他不回放弃。
就是这些,筑就了他一生的辉煌成就。
如果我与钱学森相比,我发现了我的不足。如果我有一点成就,在让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展示我的成就,我肯定不会,因为万一失败了、有人比我更厉害怎么办?
有时候我练习毛笔书法,笔总是分叉,因为笔不好,我心想笔不好,我也要写好,但总是写不好,我朝笔发火,想把它折了。
第三点,我觉得,我做到了,如果我做事遇到麻烦了,我也不会放弃。
从今以后,我就向钱学森老人学习,努力改正我的不足,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钱学森爱国精神读后感篇二
《钱学森故事》带给我的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爱国主义者的情怀及其铸就的精神高地。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其精神化作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成为一种象征,而值得永远学习。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就意味爱国是一种情结,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检验一个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尺度。
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中国越是发展,越是需要钱学森那样的爱国主义精神。一部中国近代史充分证明,一个国家的兴起和没落,一个民族是否赢得其他民族的敬佩,很重要的是赖于民族精神力的提升,赖于整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内聚力,也就是说中国要走向世界,需要经济的强大,但是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有肉无骨,即使表面再强大,都不能抵挡外部的轻轻一击。这也是弘扬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所在。
《钱学森故事》充分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造,及其这种创造的原动力。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不仅为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留下闪光足迹,同时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也作出重要贡献。
在崛起于世界的当代中国,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造精神,对于引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极其重要。近现代中国,科技一直是我们发展的短板,或曰“软肋”,这也是知识分子一直强调科学救国、高扬民-主和科学旗帜的重要原因,是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七大报告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当然,我们在关注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关注中华民族强盛之基等诸多问题之时,更应思考的是揭示科学家科学创造的动因。发生在钱学森身上的一个个故事充分说明并再次印证,所有自觉的科学家,其所以能够产生伟大的创造,根本是缘于对科学的崇尚,缘于造福人类的使命意识。科学家一定是超越自我而关注更广泛的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命运的人,因而是较少受物欲和功利左右的人。钱学森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他一生都在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考支撑中华民族强盛的命题。
《钱学森故事》把一个杰出者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实现清晰的反映出来,这对于很想成就人生的当代青年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评价,钱学森都是杰出的成功者,他以自己的人生实践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真谛和价值实现途径。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一些根本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有价值?钱学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实现启示我们,虽然绝大多数人不能完全做到忘我,但也必须适度超越自我。即使仅仅从享受人生的角度,我们也必须解决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点,惟此我们才有可能处理好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的关系,而只有解决好诸多关系,才有可能被接受,甚至被推崇,这时,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有意义,人生才获得升华,价值才获得实现。
所以,当我们真正读懂钱学森的人生价值观之时,也便认清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找到了成就人生的途径。尽管钱学森已经登上时代的巅峰,让人仰视而难超越,但不失向其学习的重要。因为,我们学习英雄虽然不能复制和成就一个新的英雄,但至少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庸俗,避免沉溺于物欲而失去方向感。这大概就是我们读《钱学森故事》,学习钱学森精神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或许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当有一天,一批中国人开始赶超钱学森,那意味的一定是中华民族跃上了一个高尚境界。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钱学森爱国精神读后感篇三
读了这本钱学森,我觉得钱学森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
在美国留学时,别人都嘲笑他,嘲笑中国。但是他没有服输,他努力学习,最后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那些人哑口无言。
在回国的路上他被美国关进了监狱、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整天没完没了的折磨他,但是他仍然没有服输,没有向美国低头,想尽办法让中国明白他此刻的状况。最终,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包括了不惜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美国飞行员作为交换,1955年8月4日,钱学森收到了美国移民局允许他回国的通知。钱学森读后感300字。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回国愿望最后得以实现了,这一天钱学森携带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轮船,踏上回到祖国的旅途。
回到了祖国,再制造原子弹的时候,那是没有计算机,怎麽办?钱学森他们也没有向困难服输,他们用算盘一个一个的算。最后,中国的原子弹、卫星也造出来了。
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看过“钱学森爱国精神读后感”的还看了:
1.钱学森电影观后感1000字
2.钱学森爱国故事读后感
3.钱学森读后感600字
4.中国导弹之父读后感
5.爱国主义书籍读后感
http://m.0477edu.com/thread-198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