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子菇的做法]滑子菇的种植技术

热点资讯 2015-07-04 点击:

  滑子菇又名珍珠菇、滑菇、光帽鳞伞,日本叫纳美菇。学名pholiota nameko。属于珍稀品种,原产于日本。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整理的滑子菇的种植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滑子菇

  滑子菇的种植技术

  一、滑子菇原料、配方及栽培期

  锯末以阔叶树种为好,无霉变。配方:①锯末50千克,款皮10千克,石膏粉0.5~1千克,生石灰0.25干克;②锯末50千克,款皮7.5千克,玉米面1~1.5千克,石膏粉1千克,生石灰0.5千克。栽培期一般为1~3月。

  二、培养料的配比及消毒

  款皮和石膏按比例先拌好,再和锯末拌匀,将石灰、菇壮素加入水中,加水拌匀后堆闷半小时备用。蒸锅内水开后,铺20厘米厚的干料,然后按“见气撒料”;的要求撒料,料撒满后温度达到100℃时,细锯末保持2.5~3小时停火,粗木屑保持8~10小时停火。料蒸好后要趁热包盘,薄膜用0.1%的高锤酸梆珞液浸泡5分钟,抖掉水珠后再用。接种室用甲醒、高锤酸伺或1肖毒盒熏40分钟,待盘内温度降到25℃以下时接种。接种时将菌种掰成0.1~0.5厘米的小块,打开包盘的薄膜迅速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重新包好。

  三、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的菌盘每8~10个叠成一垛,上盖草帘或棉帘等。发菌前期既要保温又要通风换气,做到每隔4~5天倒一次垛,此期需15~25天。发菌中期,将菌丝长满表面的盘及时移到培养架上单层摆放,此期需25~30天。发菌后期,要提高菇房内的散射光强度,将温度提高到18~23℃。

  四、出菇期管理

  (一)清理菇房开盘前清理菇棚,将污染的盘淘汰,地面用生石灰消毒。同时菇棚内外用菊醋类杀虫剂消灭寄生蚊蝇,菇棚内喷杀菌剂防治杂菌。

  (二)开盘划面早生菇棚内温度稳定在24°C以下时开盘,中早生种在22°C以下开盘。划面按盘的长度方向每隔2~3厘米、深度0.5~1厘米,划开蜡质层,共划7~8行,划完后应继续包好盘,待划痕处重新长出新菌丝再喷水。

  (三)催菇划菌后2~3天内地面多洒水,降温增湿,夜间可加喷一次水,使菌盘在15天左右含水率达到7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

  (四)分化期盘面开始出现米黄色的原基,标志着出菇开始,此阶段应保持空间温度,以盘面不干燥为宜。

  (五)长菇期适宜温度15~18°C。幼菇菌盖长到0.3~0.5厘米时,可适当向菇体和菌盘表面喷水,每天2~3次,风大干燥的天气要多喷。随着菇营的长大,喷水逐渐加大,保证菇体达到商品要求,盐渍品菌盖长到1~2厘米时即可采收。

  滑子菇的栽培指导

  滑子菇按子实体发生温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低温型,出菇温度5~10℃;中温型,出菇温度7~12℃;高温型,出菇温度7~20℃。日本对滑子菇品种的划分为:极早生种,出菇适温7~20℃;早生种,出菇适温5~15℃;中生种,出菇适温7~12℃;晚生种,出菇适温5~10℃。早生种,菇体较小,色泽淡,出菇较早,在我国东北地区一般9月初开始出菇,10月初为出菇盛期;中生种,菇体较大,色泽较深,一般9月下旬~10月中旬是出菇盛期;晚生种,菇体特征与中生种相似,但出菇时间较晚,一般10月上旬开始出菇,10月末、11月初是出菇旺期。生产者应根据生产方式和目的来选用品种,供外贸出口的,最好选用子实体紧凑、成熟期较集中的品种;加工罐头应按工厂要求选用品种,鲜销应选子实体大、产期较分散的品种;在一个菇场内,为避免出菇过于集中,可采取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进行搭配。

  滑子菇的种植注意事项

  滑子菇发菌期要十分注意菇房空气清新,室内要保持干燥,切忌闷热潮湿,室温不能超过30℃,窗前搭棚遮光,防止阳光直射,地面过湿空气发酸时更应加强通风,并撒生石灰吸潮,防止杂菌滋生。三伏天菇房长时间高温无法降低时,可以向地面、四壁和屋顶喷冷水降温。发菌期间每30天应将培养架上下、南北不同方位的菇盘交换一下位置,促使发菌整齐,如果发现料盘底部有水渗出,应轻轻打开一角,控出多余的水分 。


[滑子菇的做法]滑子菇的种植技术

http://m.0477edu.com/thread-12564-1-1.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