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更丰富的知识,希望对你们有用!
知识拓展:
读音:dāi ruò mù jī
注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纪渻[〔渻〕音shěng。]子为王〔王〕指齐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鸡已乎〕意思是斗鸡养好了吗?]曰:“未也,方虚而恃气。”[〔虚而恃气〕虚浮骄傲,而且自恃意气。,通“骄”。]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犹应向景〕还是听到声音或者见到影像就有所反应,意思是心还是为外物所牵制。向,通“响”。景,通“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性,可以理解为作为斗鸡的基本素质。]全矣,异鸡(别的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近义词:呆头呆脑 张口结舌 泥塑木雕 目瞪口呆
反义词:矫若游龙
【成语辨析】
庄子认为,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
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
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木鸡不易得,养鸡人知道。武林高手难求,行走江湖的人也知道。“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最终是一分呆气。(黄明坚)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贬义词。然而,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齐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齐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10天,齐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10天,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庄子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却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庄子通过这则寓言,也许是在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这正是道家思想所特有的辩证思维。
呆若木鸡造句
1、小明上课丝毫不听,时不时呆若木鸡,连老师也无可奈何。
2、小红的爸爸不幸在抢险救灾中牺牲了,小红听到这个消息后突然呆若木鸡。
3、听到这个坏消息,全班同学都呆若木鸡,心里暗暗为灾民们祈福。
4、小明失手打翻热水盆,吓得呆若木鸡。
5、小明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老师问他问题,他总是呆若木鸡。
6、 馆长双手撑着地,跪在那里,呆若木鸡,好半天才转过头去。
7、 一连几个小时他呆若木鸡地站着。
8、 我坐了下来,呆若木鸡。
9、 我太过震惊,呆若木鸡。
10、 她吓得呆若木鸡,眼睁睁地看着劫匪们离去。
11、 那人一下仰卧在地,惊讶地看着他,呆若木鸡。
12、 我们一下子就停在了那里,呆若木鸡。
13、 旁边的光绪呆若木鸡,面如土色。
14、 把孩子整治得呆若木鸡,全无生气,结果“中国的男女,大抵未老先衰,甚至不到二十岁,早已老态可掬”。
15、 等着检票的人各种若有所思或者呆若木鸡的表情。
http://m.0477edu.com/thread-180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