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是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到今年2017年,澳门回归已有18年了,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澳门回归祖国巨大成就,欢迎大家查阅。
澳门回归祖国18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回归18年来,澳门演绎了“小城大事”的精彩,印证了“一国两制”的巨大魅力。细细品味,澳门“桌子上也能唱大戏”靠的是智慧,是对“背靠大树好乘凉”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澳门人聪明务实,积极进取,坚守“一国”之根,收获“两制”之果。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回归16年来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赞誉。概括起来有三点:民主政制有序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对外交往不断扩大;澳门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爱国爱澳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澳门作为中西文化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同族群和谐相处,守望相助,城市活力四射。
习主席说,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持包容共济、促进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广泛团结,“一国两制”实践就能沿着正确方向走稳、走实、走远,澳门就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澳门仅有60多万人口、32.8平方公里面积。回归16年来,却演绎了“小城大事”的精彩: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超过9倍,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超过了13倍,失业率逐年下降至1.7%。16年来,澳门同胞享有较为完善的各种保障,仅福利政策就包括现金分享、社会保障津贴、医疗券、住房电费补贴、学生津贴、豁免房屋税,等等。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人均寿命高,居世界经济体第二位。
习主席精彩比喻:“俗话说,桌子上唱大戏――摆布不开。澳门回归祖国16周年的实践证明,只要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细细想来,澳门之所以能演绎精彩,正是缘于这四点。
首先是“路子对”。澳门回归以来,在政治上,尊重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澳门社会广泛深入人心、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在经济上,致力改变过度依赖博彩业的结构,推动经济形态多样化;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注重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
其次是“政策好”。澳门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对澳门的发展和进步十分关心,从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为澳门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拓展新空间,出台了许多政策,澳门特区政府抓住机遇,用好政策,为澳门发展带来了实惠。
再次是“身段灵”。澳门特区政府在重大问题上注重与中央充分沟通,还特别注重与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的沟通协调,做了很多“搭桥铺路”的事,在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中,没有自视为高人一等的“特殊国民”,而是平等以待,身段灵活,低调行事,显示出了非凡智慧和独到眼光。
最后是“人心齐”。澳门有400多年的殖民史,与西方文明的碰撞融合远早于香港,中西文化汇聚,各色人种杂居,但澳门不折腾、不拆台、不闹别扭、不走回头路、不“告洋状”,齐心谋事做事,没有你争我夺的内耗。
“背靠大树好乘凉”凝聚着中华文化的智慧。澳门人很聪明,懂得“借力”。澳门虽小,但毕竟是“特别行政区”,“特别”在哪里?除了基本法确定的政治框架之外,在帮助澳门发展上,中央必有“特别关照”之处。澳门人早已看到了这一玄机,16年来,他们埋头做事,不事张扬,默默收获着中央给予的“政策红利”。
一是内地游客带来的“消费红利”。有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到2015年,内地游客每年从160多万人次升至1800多万人次,占来澳总游客数的六成以上,人均消费额从1373元上升到为2141元。仅这一笔,就非常可观。
二是中央安排的“经贸红利”。澳门2004年正式实施cepa后,内地和澳门之间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在货物贸易方面,内地对符合cepa原产地标准的澳门产品全部实施零关税;在服务贸易方面,对澳门累计优惠措施达到383项。中央还采取多项措施,便利澳门会展业者在内地设立企业或提供服务;允许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在内地提供会展服务和经营到港澳的展览业务;支持澳门主办、承办若干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性、国家级的会议,等等。这些政策的“含金量”不小。
三是涉及发展空间的“重大项目红利”。中央积极促进粤澳合作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批准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和横琴岛开发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港澳部分首次独立成章,从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为澳门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让澳门的发展跳出了“弹丸之地”。
澳门的发展经验正是印证了习主席所说的,“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不能偏废”。澳门16年间演绎的精彩,呈现给人们一个答案:离开“一国”之根,“两制”寸步难行;做足“一国”大文章,才能发展繁荣。
这个答案并非凭空而来。因为,今天的中国早已告别积贫积弱,而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快车”,是创新活力十足的经济体,是回旋余地很大的市场,更是一个在国际事务中有话语权的重量级国家。也就是说,无论对于澳门,还是香港,祖国不是累赘,不会“拖后腿”,反而会在关键时刻推你一把。坚守“一国”之根,能给你归属感、动力感、发展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给你发展的正能量。澳门人深知“一国”是根,“两制”是果。一以贯之地实践“一国两制”,使澳门站在了道德高地,赢得了祖国内地和世界的尊重,凝聚了发展的合力。
澳门的成功发展经验,完全验证了“一国两制”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习主席在澳门的系列重要讲话,为香港澳门发展和“一国两制”实践,打开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澳门回归的过程
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满。从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杀亚马留总督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一二·三事件”,显示民间对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特权一直深感不满。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不是殖民地,而是中国的领土。中葡两国政府于1986年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合共四轮谈判,并于1987年的4月13日,两国总理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而1993年3月31日于北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经当时国家主席江泽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共九章145条目另加三附件)成为相当于澳门的“宪法”。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由广东省江门市机械厂承建,但已清拆,现分别改建为“文化中心广场”及“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由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与澳门第127任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交接澳门政权,翌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驻澳门解放军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近代以来,相继被英国和葡萄牙殖民者霸占。中国历届政府都对收回香港和澳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随着新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终于提上议事日程。
1984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总理赵紫阳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正式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与此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庄严的仪式上宣誓就职。自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在香港正式实施,历经150多年殖民统治的香港进入历史的新纪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江泽民、李鹏、钱其琛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钱其琛主持仪式。1997年7月1日l时35分,全部由港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开始宣誓就职。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董建华庄严宣誓:本人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定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
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14名成员,香港特区临时立法会59名议员,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常设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
国务院总理李鹏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上发表讲话。他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成立表示祝贺。李鹏总理说,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标志着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获得了成功;标志着祖国实现完全统一而进行的努力取得重大的成果,也是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重要贡献,香港从此进入新纪元。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也发表了讲话。他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我们深信不疑,香港的将来会更加美好。他表示,自己将以忠诚的心志,坚决执行法律赋予香港高度自治的神圣责任,带领650万富于创业精神的香港市民,坚定地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路向前进。
继香港回归中国后,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顺利回归中国,同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也正式成立,何厚铧出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中国,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屈辱的一页,标志着中国统一事业的巨大进展。
澳门回归祖国是在几年几月几日_澳门回归祖国之后的巨大成就有哪些
http://m.0477edu.com/thread-422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