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篇实录是笔者从学习和研究的视角写的。侯老师是笔者敬佩和景仰的同事,也是在成武高中语文界享誉甚高的名师。这次教学能手评选,很多老师慕名前来我校听课。侯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肖邦故园》。
一、课前活动——传话筒
学生入场,入座,惊奇,相互议论。多媒体已打出肖邦故居图片。侯老师身穿西装,打领带,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站在学生面前,手中拿着一个麦克风,说:“同学们我手中拿的这个是microphone,翻译成汉语就是麦克风。”侯老师的语音标准,语调灰谐幽默轻松活泼,极具亲和力。学生被声音打动,安静下来,看着侯老师,期待老师接着讲。
师:“下面同学们来试一试麦克风,看会不会用。”麦克风在同学们中间相互传递。确实同学们不会用,没声音。师提醒:“如没声音的话,那是因为你没打开开关。”生大笑,会用了。
【心得】课前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为本堂课蓄势。特别是借班上课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因为师生都非常陌生,相互不了解,没有感情基础。侯老师的课前活动是非常成功的。绝妙处是在于一箭双雕——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创造出了民主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又让麦克风的效果发挥到最佳。
二、导入新课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给出肖邦画像,无任何文字介绍。师:“这是肖邦的画像,请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描绘肖邦的肖像。”稍停,学生观察。生:高挺的鼻梁,黄而卷曲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眼睛,削瘦的面庞。”师:“很好!我手里有名人描写肖邦的语言片断,给大家读一读。‘他的整个面庞使人想起一朵牵牛花,在非常纤细的花茎上摇颤着带有奇异色彩的花朵,这花朵是用这样馥郁和柔软的织物做成的,所以,只要稍微用手一触就会毁坏他。’这是肖邦的好友李斯特写的。另一位,‘他最像在中世纪的诗里,用来点缀基督教堂的一个难想的造物,即一位天使。他的美好的面庞像庄严而忧郁的妇人,身材匀称,好像奥林匹克的天神。他的孱弱的病态,使得他脸上的表情既温柔又严厉,既纯洁又多情.....’这是肖邦的情人乔治·桑写的。”
“我觉得这两位名人比刚才那位同学描绘得细致传神。名人之所以比我们描写得细致而传神,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对肖邦有较深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近距离地认识一下肖邦。”
师同步用遥控器给出幻灯片——肖邦的文字介绍:“肖邦(1810——1849),全名弗雷德里克·肖邦,波兰音乐家,1830年到法国定居,创作了大量饱含爱国情感的优秀作品,临终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师指定前排一生朗读媒体上的肖邦简介。
师:“好,谢谢这位同学,请坐!看来,大家对肖邦有了比开始更多的了解了,可我有了一个问题,肖邦为什么就一点一点地长成肖邦了呢?(生大笑)为什么没长成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呢?下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肖邦故园,去探讨肖邦人生的起点。”师随手板书——肖邦故园。
【心得】侯老师的导入是相当巧妙的,既介绍了肖邦,达到介绍主人公的目的,又步步诱导层层设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浓厚兴趣。把导入与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环环相扣,自然不生硬。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打消,如解释名人对肖像的描写比学生的细致传神时,用的是“不是因为名人聪明而因为名人对肖邦有着深入的了解”,这样不但不会伤及学生的自尊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自然而然地进行下一环。注意幽默,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如“肖邦为什么就一点一点地长成肖邦了呢?”就具有非常好的幽默效果,并且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引起下文的紧要问题。很多地方都显出一箭双雕似的巧妙。
三、解题
师指着板书——肖邦故园,问:“‘故园’什么意思?”
生异口同声:“家乡。”师:“对,平时同学们写家乡的作文都是写自己的家乡,那为什么作者不写自己的故乡,而写肖邦的故乡呢?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我们先来看看肖邦故园有哪些特点?课下大家都预习了,再看一看课文,整理一下。”
四、感知
师同步打出课件:肖邦故园有什么特点?学生看课文、思考、整理。师在过道里来回走动着查看学生整理的情况。稍等片刻,让生表达交流。
生1:“清寒。”
生2:“朴素,不招摇。”
生3:“持久,深沉。”
生4:“蕴含持久的色调。”
学生的回答基本正确,师没有评论,而是出示课件上的参考答案让学生再整理一下。
课件内容呈诗行排列:
简陋、清寒
朴素、淡雅
毫不招摇
【心得】“感知”遵循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肖邦故园有何特点?”这个问题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很容易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但我感觉,这个问题提得还不够具体、明确,稍显笼统。从师给出的课件参考答案来看,这些特点是肖邦故园的表面特点,而不包括较深层次的特点。但从“肖邦故园有何特点?”这个问题本身来看,应包括表面特点和深层次特点,显然学生的回答里就包括了深层特点,如生3、生4的“持久、深沉、蕴含持久的色调”就是深层特点,另外课文中还有很多深层特点。如果把这个问题改成“肖邦故园表面上有何特点?”就具体了。
五、激疑(一)
师:“如此看来,肖邦故园并不美,和我们的老家差不多,但不管家乡如何,人们都会热爱自己的家乡的。九十年代,流行徐沛东的一首老歌《我热恋的故乡》,大家唱过没有,我是经常唱的。”
师唱:“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唱完这几句,立刻打住,话语迅速一转:“故乡不美,但如果是自己的,仍热恋她、爱她,但肖邦故园是肖邦的,作者伊瓦什凯维奇为何要写它呢?”师同步打出课件: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师强调:“作家的思维都是严密而深刻的,大家来猜一猜作家的心事。”
生1:“表达作者对肖邦的敬仰。”
生2:“故园对肖邦的重要性。”
生3:“说明故园对肖邦音乐的关系。”
师予以明确:“作者的意图就是探讨肖邦是怎样长成肖邦的,也就是揭示肖邦故园与其音乐创作的关系。那么,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4至13自然段,解决这个问题。”师同步打出课件: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自由郎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表达交流。
生1:“第8自然段,这片土地的景色是肖邦最理想的序曲。第12段,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马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生2:“第四段,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师:“请看大屏幕。”同时打出课件参考答案:“第四段,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在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心弦的一个旋律,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之中,在这里,还会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师:“我们写作文经常写自己的童年经历。一个人童年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会对他的生活、性格、思维产生很大影响。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无论童年记忆在当时便很重要,还是后来受事件的影响才变得更重要,留在记忆中的童年生活都是最有意义的因素。”
师总结同时打出课件:前者是后者的源泉,不仅如此,肖邦故园还孕育了肖邦音乐的艺术风格。
【心得】“肖邦故园与肖帮音乐的关系”这一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问题,侯老师解决得非常好,这个问题不是老师明确提出的,而是通过激疑法让学生自己生成的。
五、激疑(二)
师:“肖邦故园真是太神奇了,是不是肖邦出生在这儿,就长成了艺术大师?如果这样的话,我要建议校长,把我们学校搬到肖邦故园去,那么我们就都成了艺术家。”生大笑并深思。
师:“那么,肖邦成为艺术家的原动力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9—12自然段讨论这个问题。”生热烈讨论。表达交流。
生1:“丰富的人生经历。”
生2:“战乱的社会背景。”
师趁机点拨:“一发生战乱连国家都不要了,跑到法国去了。”
生2醒悟忙说:“爱国。”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内容:第10自然段,他在信中写道:“我怀念我的家,我的母亲,我的姐妹。愿上帝保佑她们万事如意!我的艺术何在?我的一腔心血在什么地方白白耗尽了……我如今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师总结:“肖邦故园只是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泉,特定的人生经历也只是为其创作提供了素材或灵感。真正激励他创作的不朽动力是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这种爱使得他的作品有了不朽的生命力!”
【心得】问题设置层层深入,“原动力是什么”使课堂走向深刻,这是《肖邦故园》的根本主题和灵魂所在。抓住这个问题就抓住了整体。如果没抓住这个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好课文。听课时,有人提出肖邦创作的动力还有他的天赋。我认为天赋是肖邦成为艺术家的重要方面,却不是根本动力,天赋可以让他成为艺术家,但如没有爱国情感就绝不会成为一个让人景仰的艺术家,天赋是诺亚方舟,爱国情感就是舵手,只有爱国情感才是肖邦成为一个让人景仰的艺术家的原动力。正是爱国情感,使肖邦具有了崇高人格。
六、延伸与拓展
师:“因为肖邦的音乐,使肖邦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因为肖邦,肖邦故园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肖邦故园,看看故园有哪些故事发生着?请同学们自由郎读14至19自然段。”生自由朗读,师巡视了解。学生表达交流。
生1:“15段,他们去听肖邦的音乐,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祖国文化的伟大,同时也为了证明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是无法窒息的。因而这美好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
生2:“18段最后一句,只要到肖邦之家去听一次周未音乐会,便能重新获得对波兰文化的信心,相信它已渗透了民族的最深层。”
生3:“17段,肖邦之家的最大的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师总结:“看来肖邦对人们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对人们有巨大的影响。请看大屏幕。”
课件内容:
肖邦音乐:是乡音
是爱国情
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是波兰民族最坚韧的纽带
是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
【心得】这一节有点答非所问。侯老师的想法可能是先让学生找出现在的肖邦故园正在发生着的事,如世界各地的人都向这里涌来,房前屋后往往挤满了听众,人们在发愁或失落时去肖邦之家去听周末音乐会等,然后引导学生生成“肖邦故园现在对人们有何意义和影响”这个问题。从现场看,这一节处理得不完善,没达到让学生自然生成问题的目的。
七、审美与情感
师:“肖邦音乐没有因肖邦生命的终结而流止流淌。肖邦故园也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萧条,怀着对天才的景仰,对祖国的热爱,作者把本来不美的肖邦故园描绘得如诗如画。这是用的情景交融的手法。下面请小声读20——27段,欣赏肖邦故园的景色。”生小声读。
师:“肖邦曾说:‘我的生命是一部没有开端而具有忧愁结尾的插曲。’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影响了肖邦一生最动听的旋律。思索这几部分景物描写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1:“春天应用轻盈、温柔的语气来读。”
生2:“夏应舒展、悠扬。”
生3:“秋应忧伤、郁闷。”
生4:“冬应深沉。”
师总结:“请看大屏幕。”
屏幕内容:
春:轻盈温柔
夏:悠扬清丽
秋:忧伤深沉
冬:悠远悠长
师:“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选一段读读。”
一生读20段——春。另一生选的还是春。师均为两生配上轻音乐。
【心得】这一节由于时间关系,处理得稍显仓促。如时间充足,师范读一下效果会更好。另外,20——27段,写得非常美,除了用读的方式来欣赏以外,还可以用分析写作手法的方式来品味。
八、不是结尾的结尾
师:“作者为什么说:‘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这个问题非常有难度,由于时间关系留作课下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思考交流。”
【心得】这个问题应删掉。侯老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没来得及删。
九、结尾
打出课件:肖邦雕塑。
师:“一位天才,一位艺术大师渐行渐远,他的作品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舒曼在纪念肖邦时曾说:
Genttemen,please salute with your hats,to a ginius!
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
而我要说:努力吧,同学们,你们都将成为中国的肖邦!”
下课,师生告别。
【心得】结尾用舒曼的话表达对肖邦的敬意,是恰如其分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的关系,更被肖邦的爱国情感所感染,无形中对肖邦已充满了敬意,用舒曼的话明确表达出来这种敬意,是对学生情感的强化。接着,侯老师化用舒曼的话——努力吧,同学们,你们都将成为中国的肖邦!这句对学生激励的话,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顶点,也使本堂课达到高潮。
【总心得】
侯老师的这堂课是成功的、精彩的,现场效果非常好。
一、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自始至终,师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对话主体,老师完全和学生融为一体,老师没有凌架于学生之上的态度和威严。
二、巧用设疑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主要问题的自然生成。让学生成问题,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果老师直接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就不能说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使用版块教学法。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几个版块,每个版块环环根扣,层层递进。
四、巧用幽默和点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思考学习。如让学生发笑的语言,老师唱歌等。
五、精心设计课件并充分利用。课件的内容与教学版块相得益彰,深化主题,烘托气氛。课件色调呈蔚蓝色与课文主题色调相配。最大限度地起到了辅助作用。
六、注意话筒的正确使用,使效果发挥到最佳。
另外,这篇文章不太好教,一是老师对课文不感兴趣,二是学生也对此文不感兴趣。原因是师生对肖邦不了解。如果老师在备课时能多多搜集、阅读、了解肖邦的典型事迹,可能对课文就会好把握一些。授课时,在介绍肖邦时,如能把具体的典型的肖邦事迹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学生可能就会对课文感兴趣一些。补充充分的背景材料,授课效果会更好。因为作者就是怀着无比的崇敬来纪念肖邦的,所以师生也应该对肖邦有崇敬感,这就需要补充分的典型背景材料来达到这一目的。
http://m.0477edu.com/thread-453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