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长到18个月大的时候,各种能力已经突飞猛进,正确的早教可以更好更快的促进他们发育。下面烟花美文网小编整理了18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8个月宝宝怎么早教
当父母们第一次听到宝宝叫自己“妈妈”或是“爸爸”时,那稚嫩而清晰的声音往往令父母激动的无以伦比!事实上,1至2岁是宝宝语言能力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的大好时期。大多数宝宝会在第12个月和第14个月之间会第一次开口说话,学会叫“妈妈”和“爸爸”。宝宝对各种各样的色彩鲜明的婴儿画册感兴趣的时期大概是15个月到18个月大,喜欢听父母跟他讲解。他们最喜欢的还是玩各种语言游戏。例如,“妈妈在哪儿?”他就用小手指向妈妈,嘴里重复着“妈妈”;“你的鼻子在哪里?”他就摸摸他的鼻子,嘴里咕哝着“鼻子”。
父母可以让宝宝玩些过家家之类的游戏,通过玩耍,宝宝会逐渐建立起关于母子、父女、兄弟姐妹之类的社会关系的概念,并模仿大人的行为方式。给宝宝一只芭比娃娃,鼓励宝宝在自己的社会圈子里试验和体会各种角色,让他来做爸爸、妈妈,给娃娃穿衣、做饭、玩耍等等,他一定会觉得很好玩,也能更快地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父母还可以给宝宝玩识图游戏,让宝宝认识更多的事物,例如轮船、飞机、汽车、房子、小动物、植物、大海等等各种事物,拓展视野。没事时也可以带宝宝去公园玩一玩,荡荡秋千,坐坐小火车等等。
此外,也可以给他读寓言故事,这时候的宝宝已经能够理解其中的一些人物和简单的情节。
总结:游戏和父母都是是宝宝的最好的老师。因此,父母不妨一有时间就同宝宝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吧!不仅能拉近亲子关系,还能让宝宝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的更多,也学的更快。值得注意的是,此阶段宝宝语言能力会突飞猛进,父母们要多多引导宝宝说话,莫要错过宝宝学习的大好时机。
十八个月的宝宝的发展方案
一、大动作:主要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促进了宝宝的前期发育。
熟习双脚跳跃:在地上放一横置物品(如用积木彻成的长长的小火车等有趣的玩具),鼓励宝宝双脚跃起,跳过横放的玩具。在儿童乐园里鼓励宝宝多玩跳蹦蹦床,荡秋千等游戏;和宝宝一起走直线,以凸起状的广场围栏等为佳。
加强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用手有意识的推宝宝的身体向前向后仰,开始时对可以宝宝说:妈妈推。熟习了之后可以在安全的条件下(最好是床上)练习,方向可以增加到向左向右倒,可以不告知宝宝妈妈推。
锻炼宝宝抱大件物品向前走;端碟往前走,为增加宝宝的兴趣,碟上可放置一些玩具,和宝宝说:我们一起将小白兔搬家到那边。
二、精细动作:主要锻炼手的运动能力,附加手指的运用。
继续加强玩串珠游戏,可用吸管、细的胶线串,也可以串纸片(将纸撕成小块,挖一细洞)。纸块和洞洞的可以随着宝宝的熟习程度逐渐减小。
画画:在固定范围内(可划一个方框或圆框),引导宝宝在方框内划直线,教宝宝控制划线的力度(轻重)和方向(左右)。可以给宝宝玩用手指画画的游戏:让宝宝的手指蘸上颜料,印在白纸上,形成有趣的图案,引起宝宝对手指的观察与兴趣。
倒豆豆:将若干豆豆放到一个小瓶子里,教宝宝倒到另外一个瓶子。瓶口可以随着宝宝的熟习程度逐渐减小,豆豆的数量也可以相对应增多。
参考《程博士幼童智能开发教程》“手眼协调训练”系列书本,继续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
三、认知能力:鼓励宝宝将认识的东西用言语表达出来。
指认物卡,多与宝宝作“这是什么”的对答。
认识圆形,方形,圆形。
比较物体的大小:通过杯子,玩具,碗等宝宝感兴趣的物体来作比较。
巩固对红色的认识:视觉上可以先教宝宝认识红色与非红色,将红色的积木摆成一堆,再将绿色蓝色黄色的积木摆成一堆,告诉宝宝这是红色,另外的不是红色,再问宝宝哪些是红色?如此一来,宝宝就可以很快的分出红色与非红色的东西。
认识“1”与多少:1.将积木摆成两堆,一堆是1块积木,另一堆是多块积木,告诉宝宝这是“1”块,另一堆是“多”的;2.再将积木分成三堆,依次是1.2.3.块的,告诉宝宝这是1,这是2,这是3,可以避免很多家长在教宝宝1.2.3时,用数数的方法教宝宝认识,这个方法宝宝会相对学得困难。
插旗子游戏,加深对1.2.3.的认识:再将以上三堆积木依次摆放,用1.2.3的数字制成三面小旗子,与宝宝一起将相应的旗帜插到相应数目的积木上去。如果家长不便制成旗子,可以将写有数字的卡片直接放到积木上。
四、语言能力:用三阶段命名法,与宝宝一起将认识的东西命名。
三阶段命名法:1.告诉宝宝“这是什么”;2.问宝宝“这是什么?”鼓励宝宝回答;3.指令宝宝将“XX”拿给某人。
读画报时,指物讲字。如:嘟嘟熊(手指嘟嘟熊)在打针(手移向针的位置),下次就可以对宝宝发问:嘟嘟熊在干什么?(手由嘟嘟熊的位置指向针的位置),暗示宝宝回答“在打针”。
将常见日用品的用途讲出来,如:杯子用来喝水的,笔用来画画的。再问宝宝:杯子有什么用?鼓励宝宝讲出“喝水”的用途。
和宝宝玩打电话游戏。家长在电话里多发问,形成和宝宝一问一答。(宝宝我是谁?—妈妈;宝宝乖不乖?—宝宝乖;宝宝叫什么名?等等。)
继续练习三字儿歌。如拍手歌:“小朋友,拍拍手;小朋友,点点头…”鼓励宝宝做动作表演,或者家长做动作,宝宝念儿歌。
四、社会行为:尝试让宝宝体会遭到拒绝;任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尝试拒绝宝宝,培养宝宝体会成人情绪。但是宝宝的正常的要求尽量满足,以免宝宝情绪受到伤害,如果拒绝,家长要对宝宝讲出拒绝的理由(妈妈累了,宝宝自己玩)。
培养宝宝的时间观念,如:宝宝,给你玩三分钟电话,3、2、1,好,完了,宝宝将电话放下,不要再玩了;此方法也可用于很多喜欢玩水,洗澡不肯起来的宝宝(宝宝,妈妈让你在玩五分钟就要起来,5、4、3、2、1,好时间到了,宝宝要起来了)。
外出玩耍时,遇到宝宝之间的争执(抢玩具等),尽量让宝宝自己去解决,减少宝宝的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宝宝会用求助的眼神看着家长,如果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教宝宝怎样办,第二次时,家长可以不理会宝宝的“求助”(装作看不见),让宝宝寻思解决。
宝宝早教的必要性
专家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根据敏感期和大脑发育理论,人类对各种信息和各项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都集中出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个时期是人一生中独特和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孩子发展的机会之窗,就是宝宝获得智慧的最佳时机。早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美国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对猫头鹰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使它们的大脑产生持久的生理变化,这样它们在幼年学习到的技能也能保存到成年时期。科学家们引申说,对孩子进行的早期益智教育,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永久印记。
http://m.0477edu.com/thread-127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