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立夏的习俗是什么

知识百科 2018-10-15 点击:

  在各地民间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色习俗,那么金华地区的立夏习俗会不会很特别呢?下面由烟花美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浙江金华立夏的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浙江金华立夏的习俗

  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攀长。

  不过,立夏并不意味着真正进入夏天。按照气象学上的解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正式入夏,目前,金华还没有达到这一指标。金华入夏一般在五月下旬。这也就意味着,春天只有半个月时间了,大家且行且珍惜吧。

  立夏这天,金华人要吃红枣鸡蛋。先把红枣洗净入锅煮至七八分熟,然后打入两个鸡蛋,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红糖,再煮至鸡蛋成荷包蛋状,一碗香喷喷的红枣鸡蛋就大功告成了,咬一口,别提多甜蜜了。

  另外,豌豆笋肉糯米饭,对于金华人来说,也是立夏这天不可或缺的舌尖美味。嫩豌豆、春笋加点火腿肉,煸炒一下盛出,和浸泡过的糯米加水一起放入高压锅,煮出来的糯米饭咸香绵糯。老金华们说,吃了这道饭,双腿就像春笋一样健壮有力,能涉远路,眼睛就像豌豆一样清澈明亮,无病无灾。

  浙江舟山立夏的习俗

  穿耳洞

  立夏那一天穿的耳洞,长辈提前将耳垂揉捏软了,说可以吃蛋,趁着吃蛋的瞬间将针线穿过耳垂,一点都不觉得痛。

  称体重

  这是必备的,也是最热闹的环节。过去在生产队办公地方有称,一个箩筐,吊起来称重,小孩子乐不可支,预示一年称心如意。

  吃元菜

  从地里剥来新鲜元菜,洗净,不切开(整个叶片)。放点咸菜卤,整片煮熟装碗。立夏吃元菜,暗示背椎骨硬朗,不会酸痛,挑担子力气大。

  吃脚骨笋

  从山里拗来像手指大小的笋,叫淡笋。去壳,拣大小、长短一样的烤熟,装碗,叫脚骨笋。每人必须吃二根,暗示两腿力气一样大。

  吃立夏蛋

  每人都要吃立夏蛋。头天,从山上采摘来野山茶,和蛋一起放在锅里焖,熬到第二天,或放在火缸里焐。据说,立夏吃一蛋,气力大一万。有的小孩饭后还可以分到吃剩下的茶叶蛋。把蛋装在红绿线织成的蛋套笼里,挂在脖子上。或者小孩子之间来拼蛋。

  吃糯米饭

  在烧糯米饭时,加上豇豆。据说是吃了加有豇豆的糯米饭,夏天吃苍蝇也不会拉肚子。

  吃瞌充梅

  在吃好饭后,再吃梅子。立夏时梅子还没有成熟,味道不好,很涩、很酸。吃了以后夏天就不会打瞌睡了。

  南京立夏有什么习俗

  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就开始煮“立夏蛋”了。除此以外,孩子们还在立夏这天流行“斗蛋”游戏,将煮好的蛋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俗话说“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蛋斗破了,谁也不会失望,吃了吧,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安慰啊!

  立夏尝三新 吃豌豆糕 吃乌饭

  在南京,立夏习俗颇多,也包括吃,在南京,立夏要尝三新,这三新是玄武湖的樱桃、高淳的青梅,还有镇江产的鲥鱼。

  不过,如今,南京人一般都根据自己的食谱,挑选时令新鲜的食物搭配三新,如鲳鱼、蚕豆、苋菜、笋子、豌豆等等。

  南京的老人会让小孩在立夏这一天,吃豌豆糕的,因为据说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除此以外,南京的农村,立夏还有“吃乌饭”的习俗。据说这源于一个孝子的故事,孝子为了让母亲在监牢里吃上自己送的饭,特意采来山上乌桕叶子捣碎了拌进饭里,以此吓唬迷惑看牢房的监守,防止他们把饭吃掉。拌了叶子的饭颜色发黑,因此得名“乌饭”,而为了纪念这个孝子的孝母行为,立夏这一天吃“乌饭”的习俗便广为流传。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立夏的习俗是什么

http://m.0477edu.com/thread-41350-1-1.html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