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除了要保持一开始的那份勇气之外,还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去获得更全方位的知识,以确保创业活动的科学进行。下面是烟花美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农民创业的励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创业的励志故事篇1
屏南“鸡司令”的创业故事
盛夏,每天凌晨五点半,屏南县寿山乡前乾村的罗经山生态养殖公司,“鸡司令”张云早早起床,洗把脸后,顾不上吃口早饭,就忙碌地给近万只贵妃鸡喂料。
33岁的张云是安徽宿州人,5年前,她跟随丈夫回前乾村结婚。自小就对养殖家禽感兴趣的她,一直梦想着在这一领域大展拳脚。屏南的青山绿水,在张云看来,无异于一个绝佳的天然养殖场。
“屏南有良好的养鸡条件,这里山清水秀,村民们自己圈养的鸡,鸡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肯定好。”刚到屏南的张云发现,这里并没有规模化的养殖场。县城里大多数人都靠外出打工维生,简直是“守着金山讨饭吃”。
看准商机,打定主意,张云立马着手创业。没有资金,张云夫妇将刚盖起来的房子抵押贷款;没有场地,她找门路托关系租用废旧村校舍和山场;没有种苗,她就上网找出营养价值高、且富有观赏性的英国贵妃鸡;没有技术,她只身一人到广东取经。
一番摸爬滚打后,张云基本掌握了贵妃鸡管护和疾病防治技术,“小鸡眨一下眼睛,我就知道它在想什么”。张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名副其实的“鸡司令”。
然而,踌躇满志的张云很快就遭遇到了创业路上的首个“滑铁卢”,“去年6月,一场鸡瘟让全场2000多只成鸡死了将近三分之一,亏损近10万。”眼见数月心血和汗水付之东流,张云泪流满面。
重挫之下,张云并未放弃。由于张云是独生子女户,符合计划生育扶持奖励政策,屏南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给她最高额度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乡领导送来了最高额1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和5000元幸福工程款,还提供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有了政府这座靠山,张云又有了东山再起的底气,购买了孵化机,实现自孵自养,还租用15亩田地,扩大养殖规模,鸡场效益翻了一倍。
如今,张云已成立了公司,实施网上销售。下一步,她要把去年赚的钱全部投入基地,加盖4个场地200多平方米鸡舍,并着手申请国际青年创业基金。寿山等周边乡镇的村民,看到养贵妃鸡是条致富路,纷纷打来电话、或到基地实地考察,张云毫无保留地把技术倾囊传授,还把鸡种赊给养殖户。在她的带动下,周边村近百户农户通过养鸡走上致富路。
农民创业的励志故事篇2
孙世建:抓住“鸡”遇的创业能手
提起孙世建,这位远近闻名的养鸡致富能手在杞县业内无人不知。在养鸡业15年的不断探索,让他有了一个大型养鸡场——杞县万家康养鸡场,现存栏蛋鸡8万只,日产鲜蛋4000公斤,年纯收入达180万元。
7月20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杞县裴村店乡曹屯村北的杞县万家康养鸡场进行采访。
刚到万家康养鸡场门口,记者便看到两辆豫A牌照、一辆皖B牌照的中型货车停在养鸡场大门外,场内场外20多名职工来来往往。记者询问后得知,原来是郑州市两家大型超市和安徽省的一家客商来购买鲜鸡蛋。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记者通过紫外线消毒后,顺利进入场区,见到了身穿白大褂、正在忙碌的万家康养鸡场场长孙世建。
孙世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干、自信和热心。谈起了他的养鸡历程,这位抓住“鸡”遇的创业能手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孙世建自嘲地说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1996年,细心的孙世建发现养鸡业利润高,便四处考察学习。渐渐地,他掌握了养鸡、饲料配方、提高产蛋率以及雏鸡防疫、成鸡防病等实用技术。同时,他还买回许多关于饲养实用技术的书籍,边学习边实践。遇到难题时,他不顾路途遥远,跑到山东省向专家请教,到处走访饲养专业户。通过外出取经,他掌握了不少饲养技术。1997年年初,经过充分考察和准备工作后,孙世建多方筹资1万多元,在村里建起了一个拥有蛋鸡300多只的小型养鸡场,从此走上了规模养鸡的道路。饲养过程中,孙世建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鸡技术喂养,定期为雏鸡进行防疫。从长期的观察实践中,他摸索出了一套根据蛋鸡粪便诊断病情的方法,能够及时对鸡群进行病害防治,保证了鸡子的正常生长。靠着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他养鸡的第一年就净赚四五千元,这更坚定了他养鸡的信心。到了2002年,他的养鸡规模迅速扩大到3000只,效益也一年比一年高。
天上不会掉馅饼,和别人一样,孙世建的创业路也充满了艰辛。他说:“要干一番事业就得有股子韧劲和拼劲。”为大力发展标准化饲养,增加饲养效益,2006年秋,在县乡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孙世建贷款30多万元,在村里租了20多亩地,建了3个标准化蛋鸡饲养房,饲养蛋鸡3万多只。在孙世建的精心经营下,目前他的养鸡场的现存栏蛋鸡已达8万只,年纯收入达180万元。
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孙世建富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给予他支持和帮助的县乡村领导和乡亲们。在发展自己事业的同时,他时刻把“养鸡致富,不忘大家,做大产业,共图发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经常帮助当地的养鸡户,组织成立了养鸡合作社。孙世建把自己获得的蛋鸡饲养方面的信息及时地传递给养鸡户,并为他们开拓销售市场,找好销售渠道,解了养鸡户的后顾之忧。
15年的养鸡生涯,孙世建体会最深的是:认准的路,就要坚持到底。“下一步,我要把养鸡合作社做大做强,多为乡亲们传授饲养技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培植富有当地特色的饲养企业,再创养鸡业的辉煌,带领更多的农户早日致富奔小康。”面对未来,孙世建信心十足。
农民创业的励志故事篇3
红岩村有棵招财树:一树三卖 发柿子财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有个红岩村,这里的果农都把摘下来的柿子捂在手里迟迟不出售。村民朱天保说:“价钱好了我们就卖鲜果,如鲜果的价钱和柿饼的价钱差不多,就全部晒柿饼。”新鲜的柿子,现在在他们的手里摇身一变就多卖了几倍的钱。
距离红岩村只有几公里的莲花镇交易市场是恭城月柿最早的交易市场之一,每到月柿成熟的时候,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云集在这里。几年前,红岩村的村民都是拉着柿子跑到这里叫卖,但因为品种单一,上市的时间也相对集中,精明的商贩抓住村民急于出售的心理,迟迟不肯收购。2002年,价格跌至了最低谷。农民说“当时市场价格两角钱一斤,一角钱一斤都没人要。”眼看着柿子在树上熟透变软,一年的辛苦就要白费,红岩村的干部就到附近的柑橘园取取经。他们意外地发现游客到果园去采果,农民在地里现场卖,价格就好。
“我们到市场去卖一斤可能是一元钱,游客到这里亲自摘果可能给1.5元或2元。”难怪附近的柑橘园几年来价格都一直平稳。回到村里,红岩村农民也搞个“农家乐”,弄个“休闲游”,认为价钱绝对不会比市场低。没想到,虽然红岩村的休闲旅游搞得有声有色,村民们都极力推销自家的柿子,可销售出的柿子却寥寥无几。“一个人也就摘几斤或者十斤,对我们销量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于是家家户户都搭起了架子,晒上了柿饼。
由于易于携带,柿饼很快就成为红岩村的土特产。但毕竟游客购买的数量有限,村子里的柿饼并没有因此改变滞销的命运。就在大家为农家乐感到失望的时候,几位韩国客人来到村里。他们并不像其他游客一头钻进果园,而是一味地品尝柿饼,最后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离开了。村干部感到蹊跷,主动跑到了县城,打听出这几位韩国游客本来看到商机准备收购柿饼出口,可条件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韩国人比较喜欢吃甜的,喜欢柿饼的颜色是一片红亮的,不能是偏黄或者淡黄的。
村干部找遍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人,寻求不同的制作工艺。为了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朱培明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在会上,村民朱小满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赞成。朱小满说过了霜降以后,柿子上糖,上糖以后做的饼比较好。由于霜降之后的柿子逐渐完全成熟,不但大大增加了甜度,而且颜色也从黄转红。找对了方子就用对了药。一个月过后,一批晶莹透亮的柿饼制作了出来。韩国客商第二次来到了红岩村。这次品尝之后,他们马上签订了供销协议;红岩村为此一年出口柿饼7万到10万公斤。
红岩村的柿饼一半出口了韩国和东南亚,消息不胫而走。周边的果农都纷纷效仿,第二年,大批的柿饼就出现在市场的每个角落。2007年的春天,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红岩人又一次走在了前面,挖掘出了新的商机。红岩村党支部书记朱培明发现,春天根本就没有柿子,可这时还有很多日本游客过来。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冲着柿子过来的,很多客人的兴趣集中在柿子叶上面。
朱培明暗中观察,终于发现日本有柿子叶包着的饭团寿司,就像中国的粽子似的。朱培明既要农民赚到这笔额外的财富,还不耽误柿子的生产。在5月和6月柿子树修剪的时候,他组织村民收集起不要的叶子,按照规格进行加工,以每张3分钱的价格出售。如今,红岩村的万亩柿林都是一树三卖,秋季卖鲜果,冬季卖柿饼,夏季还能卖叶子;这三头并进的发财路,每年都能为村民带来600多万元的收入。
http://m.0477edu.com/thread-5515-1-1.html